智慧图书馆厂家排名

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浅析

2019-11-29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服务正在经历从“纸质+信息”的混合服务模式,进入到一个纯 粹的网络信息服务模式,从而实现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模式。通过对图书馆智慧化内涵的论述 ,分析智慧化服务 的特征,并提 出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实现路径,以期在互联网不断发展和新技术强大支撑的前提下 ,图书馆学科馆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读者服务手段不断丰富,从而使读者素质不断提高,最终达到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状态——知识 的自由转化和人与知识的和 谐共生状态 。


第一次登录貌似要用图书馆的网,图书馆的网的账户就是学号,密码找管理员小哥哥/小姐姐要。

[关键词]图书馆;智慧化服务;以人为本;知识转化


随着全球智能化的不 断发展 ,各行 各业均走在 智慧化服务的道路上,图书馆作为社会的有机体 ,正 随着互联 网的快速发展 而步人转型期——智慧图书 馆。数字化的服务手段 和全覆盖的互联 网基因以及 全方位的读者个性定制服务将会成为未来智慧图书 馆的重要特征 。国内外 的一些图书馆正致力于开创 智慧化图书馆服务新模式,比如美国伊利诺伊州科 基图书馆开展数字媒体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开展 “书立方”虚拟街道学习室 ,德州理工大学提供 图书 馆馆员私人订制服务 ,这些都体现着智 慧化服务 的 新方式。在国内,早在 2005 年 ,我 国上海市 图书馆 率先开展手机图书馆移动服务,拉开了国内图书馆 智慧化服务的序幕。近年来 ,随着 图书馆掀起空 间 改造的热潮 ,图书馆的形象与功能 日趋丰富,一些 图 书馆开辟了创客空间 、多媒体研究室等 ,甚至在厦门 大学图书馆出现了预约 自习座位等 ,无不彰显着 图 书馆智慧化服务的存在 。


1 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 ,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应定义为 :智能 化的感知以及智慧化服务的综合体,提供更广泛的 互联互通服务 ,并更好地融合人与知识 ,为广大用户 提供和谐的知识生态环境 ,从而达到更高层次 的服 务效果 。另有学者认为 ,公共 图书馆 的核心理念在 于智慧服务的提供,也就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形成 以资源为依赖 ,以技术为支撑 ,以智能化服务为主题 的公共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模 式 ,最终实现人类个体 外在客观的知识转变为理性智慧的价值目标。综合 各家之言 ,笔者认为 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是 学科 馆员 运用 自身的学识、能力、见解 ,依托现代化的手段 (互联网、物联网等实体或虚拟平台),以数字化的 文献资源传递的方式 ,将固态的、原生的知识经过分 析 、融合形成的深层次 、个性化 的知识服务 ,最终达 到人与知识相融合 ,其核心一言以蔽之 :人与知识的 和谐共生。



2 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内涵
图书馆智慧化服务重 中之重即通过现代化技术 在馆藏资源 的基础 上进行知识再造 的过程 ,“运用 智慧技术 、开展智慧服务 、打造智慧模式” l J,从 而 更好地服务读者 ,使图书馆成为知识交易所 2 J8 。

2.1 以人 为本的服务理念

服务是图书馆的第一要义 ,以人 为本是 服务 的 根本宗 旨,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应该从 两方 面讨论 以 人为本。首先是供给侧 ,即图书馆作 为提供 知识服 务的一方 ,“智慧服务要建立在知识 服务 的基础上 , 实现馆藏资源和知识信息的增值” J,这需要有专 业化的学科馆员作为知识 的引领。学科馆员须在知 识服务的过程 中体现智 慧,即具有完善的知识储备 和分析能力 ,同时还要有 良好的职业素养 ,从读者的 角度出发,全面考虑读者需求,解决读者问题,对读 者进行智慧的投入 ,通过各种服务模式如启发式、关 联式、协同式等帮助读者不断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和 判断问题 的能力 。而学科馆员的培养需要图书馆在 人才建设 中得到重视 ,加强培训 ,加大投人。其次是 需求侧 ,读者作为知识服务的需求方 ,图书馆学科馆 员在知识服务中要 以读 者的需求 为出发点 ,将读者 包括潜在读者根据其不同职业、爱好等方面进行细 致分类,按照读者类型,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想读 者之所想 ,重视读者 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智慧生成 ,强 调读者知识获取后 的运用 与合成 ,以达到读者利用 知识 ,创新知识的能力 ,从而增强读者的 自我服务能 力。



2.2 智 能化 的服 务 手段

在先进的技术 驱动作用下 ,数字化 和网络化 的 图书馆将率先迎来智能时代。有学者认为 ,所谓智 能图书馆就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到图书馆建设 当中的 一 种现代化建筑 ,是智能建筑和高度 自动化管理 的 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比如 ,多数 图书馆开展空 间改造工作的过程 中,增加 了很多智能的元素 ,如智 能照明、3D 打印、创客空间等。依靠技术的力量,包 括图书馆智慧云平台的搭建、图书馆互联网、物联网 的高效利用、图书馆 在线 注册 、智能定位、W i- Fi 的 覆盖率、RFID (射频识别技术 )的运用、P2P 等的灵 活运用 ,这些智能的手段 ,实现了图书馆服务 向虚拟 服务的转化。




3 智慧化服务的表征
3.1 网络覆盖下的数字化服务为其表

随着 网络的发展 ,各种移动终端设备投人使用 , 使馆藏资源的利用有 了新的变化 ,纸质资源的借 阅 量和到馆人数虽然相对减少 ,但在这个所谓“倒退” 的现象背后 ,反映出读者利用电子资源和远程使用 图书馆 电子资源 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将重点 转移到了数字化资源的采购和自建电子资源的开发 和利用 ,以数字资源为主体 的数字图书馆 和虚拟 图 书馆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主要表现形式。就广西壮 族 自治区图书馆而言 ,随着电子借阅证 的办理 ,数字 化的采购率和数字资源使用率逐年攀升 ,带动 了基 层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 的利用和开发 。同时 ,该馆 还积极协助县馆建设 基层 图书馆 网站 ,使数字资源 在基层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不同职业的读者提供文 献服务以及数字资源的免费使用,包括各种类型的 音频 、视频等 网络资源,大力推行广西地 区网络覆盖 的数字资源服务手段 ,大大增 强了公共 图书馆数字 化服务能力 ,为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为数 字惠 民提供了保障。


3.2 互联 网技术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为其里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读 者对 图书馆服务 的 要求不断提升。为 了满足不同读者 的需求 ,图书馆 也积极寻求新的服务方式 ,提升服务质量 ,促使图书 馆不断发展 ,服务 内容不断丰富。公共 图书馆通过 互联网、手机登录移动终端等开展图书馆 的信息咨 询、图书检索服务网上咨询、微信、微博、在线办证等 多渠道服务。据统计 ,截至 2016 年 6 月,全球 网民 已达到 3O 亿 ,中国为 6.4 亿,占全球 网民人数 的 22%,并且这个数据还在持续上升 ,图书馆正借助于 互联网技术 的东风踏上转型之路 ,不断向着更加便 捷 、智能的步伐迈进 ,最终实现智慧化的服务 。这种 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其生存土壤便是互联网的嵌入。 借助于互联网媒体的力量,图书馆实现了网上咨询、 在线注册、微信推送 、书 目检索 、借阅查询、参考咨询 以及文献传递 ,使更多 的读者通 过互联 网随时随地 使用资源、阅读图书 ,同时互联 网的强大能量还打破 了图书馆空间的藩篱 ,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灵活 转换,利用地区间的“一卡通”借阅,实现集公共图 书馆、高校图书馆 、城区图书馆于一体 的资源共享模 式,为智慧化图书馆服务提供了丰富的发展空间,使 广大读者受益。



3.3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垂直化服务为其本

以人为本 的理念是 图书馆智慧化服务 内涵根本 所在 ,图书馆的一切动 向,目标指 向只有一个 ,那就 是为读者服务 。“图书馆服务从 以文献服务 为中心 到以读者为中心,从重视资源管理到重视馆员服务, 从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再到知识服务不断提 升”l2J8 ,为读者量身打造一个详 细的个性 化服务 , 是未来智慧化图书馆服务的新任务。所谓垂直化服 务,即对读者开展纵向为主线,横向为支线的个性化 定制服务 。首先 ,需要确定读者的所属群体 ,例如娱 乐型、学术型 、专业型等 ,然后对各种读者群体 的相 关信息 ,比如年龄、性别 、职业 、爱好 、特长加 以分析 , 通过图书馆学科馆员 的 自身知 识水平 、能力素养和 知识分析整合能力 ,利用现代化的社交平台,比如微 信、微博等,为读者制定符合其年龄、职业、爱好等私 人服务 ,同时定期或者不定期推送与其群体相关的 信息 ,将读者所需信息不断延展开来。这样 的定制 服务 目的在于 ,图书馆学科馆员在垂直化服务 的过 程中,将 固态的、静止 的、零散 的知识 ,经过分析、整 合 ,植入相应 的读 者群体 ,将知识去粗取精 ,不仅提 高了服务质量,更提高了服务效率,最终建立适合读 者的一整套服务体系,为其推送相关信息,提供高质 量的知识服务。



4 公共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实现途径

4.1 图书馆 空间改造是第一要 素

图书馆空间改造是近些 年来兴起 的一股热潮 , 国内外很多公共图书馆和高校 图书馆都借助着科技 进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东风 ,不断将馆舍改造得更 加现代化 ,注重功能化 ,体现智能化。英国兰卡斯特 大学 图书馆的空间改造 ,结合最新的技术 ,为不 同的 学习风格提供多样化 的空间 :60%的空 间设置为正 式的学习空间 ,25%的空间用于非正式 的学习空间 , 还有 15%的空间用于小组学习,并以清晰直观的导 航系统和互动的屏幕将传统的咨询台取而代之。 高品质的学习空间 ,用于正式 和非正式 的个人 学术学习,封闭和半封闭空间用于正式的小组学习 , 智能照明、智能电源、数据线等硬件服务在每一个学 习空间均 有 配备。 国内图 书馆馆 舍空 间改 造 ,以 2016 年 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 的举办地 安徽铜陵 为 例 ,铜陵市图书馆新建馆舍是 国内首家 书店与 图书 馆的结合体,叫做铜陵新华书店图书馆店,是集展演 活动、艺文空间、文创商品、图书音像经营板块为一 体的体验式情景图书馆。店面空间设计明亮、开阔, 营造优雅 、温馨 、充满人文艺术 的氛 围,可谓情调与 功能并举 。可见 ,图书馆空间改造 为智 慧化服务 的 实现提供了可能。



4.2 学科馆员的培养是关键因素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 的主题 ,服务 为人 ,人 为服 务。没有专业化的学科馆员 ,即使拥有最智能 的空 间布局 ,最先进的技术平台,图书馆服务都将是一潭 死水。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科馆员丰富的知 识储备 ,灵活的知识转化能力 ,良好 的职业道德素养 就是图书馆智 慧化 服务 的“活水 ”。为加快 图书馆 智慧化服务的进程 ,图书馆需要做以下方面的努力 : 首先 ,从学科馆员 自身来说 ,应不断丰富和充盈 自身 的学识和知识整合能力,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将知 识转化为内在素养 ,具备较高的科研 能力 以及外语 水平 ,同时,掌握先进 的技术和软硬件技能 ,熟练运 用各种应用软件和各类新兴设备 ,提高图书馆服务 核心竞争力;其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应重视人才的培养 ,强化学科 馆员 专业化 的知识服 务能力 ,定期开展或外派学科馆员 到先进 图书馆参 加业务培训 ,同时 ,重视投人与产 出的统筹 ,建立相 应 的考核机制 ,比如 ,在工作 中植入绩效考评机制 、 激励机制 、奖惩机制。只有学科馆员的素质提高,才 能带动读者的素质提高,为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提供 源源不断的能量。



4.3 先进 的 “云”技 术是 推进 手段

“云”是 网络、互联 网的一种 比喻说法 ,随着 互 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和多种 多样的社交平台的出现 ,为读者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 信息爆炸体验。借助云计算技术 ,人们可 以创建一 个以纯粹 的信息构成的网络空间 ,形成一个与物理 世界对应的虚拟世界 。事实也是如此 ,读者通过图 书馆网络空间,正在降低甚至摆脱 自身对于图书馆 物理空间的依赖程度,转而将获取信息的手段全权 交给互联 网,读者正从 “纸质 +信 息”的混合服务模 式,进入到一个纯粹的网络信息服务模式,这种网络 服务模式 已经运用到图书馆服务 的方方 面面,包括 图书馆智能化的硬件设 备、无限大的网络空间以及 学科馆员多角度 、全方位的垂直服务等等 ,这种强大 的互联网力量 ,势必加快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进程 。

“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是以信息技术为前提的, 但它超越了信息技术层面,更多地从服务管理、人力 资源、智能惠 民、环境友好着眼” J,是公共服务 的 高级阶段 ,但是 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还处 于智慧 化服务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 步和图书馆空间改造不断创新以及图书馆学科馆员 的专业化素养不断增强 ,图书馆数 字化服务不断更 新壮大 ,为读者量身定制的服务类型不断增多 ,读者 的综合素养终将得到普遍提升,实现知识的自由转 化和人与知识的和谐共生。因此,图书馆智慧化服 务不会只是愿景 ,它将铺设一条全新 的图书馆服务 道路 ,并且 ,我们 已经走在这条路上。



[作者简介]张建敏(1982),女,硕士,馆员,广西壮族 自治区图书馆。